指南3. 對有PONV風險的成人使用2種預防性干預措施 這一版指南的主要變化之一是:對于存在1個或多個危險因素的患者,我們推薦使用多模式預防,該建議主要基于預防性治療使用不足和現有止吐藥的安全性數據。用于成人PONV預防的止吐藥劑量和使用時機見表4。PONV預防性治療的聯合用藥見表5。推薦的成人PONV管理指南總結見圖6。 表-4 成人用于防止PONV的止吐藥用藥劑量與時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述用藥建議基于臨床證據,并非所有藥物均有FDA批準的PONV適應證。 縮寫:FDA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IM 肌注;IV 靜注;ODT 口腔速崩片;PO 口服;PONV 術后惡心嘔吐 a見FDA黑匣子警告 |
昂丹司瓊 昂丹司瓊是最常用也是研究最為廣泛的5-HT3受體拮抗劑,被認為是PONV治療的“金標準”藥物(證據級別A1)199。單獨使用昂丹司瓊預防或治療惡心嘔吐的效果與聯合用藥效果相當;靜脈注射昂丹司瓊4 mg與使用口腔速崩片8 mg(生物利用度50%)效果相當200。昂丹司瓊預防嘔吐的NNT為6,預防惡心的NNT為7。發生頭痛的益—需治數(Number needed to harm,NNH)為36,肝酶升高的NNH為31,便秘的NNH為23 143。昂丹司瓊的療效與地塞米松4-8 mg201和氟哌啶醇相似202。靜脈注射雷莫司瓊0.3 mg 144,203,204、格拉司瓊1-3 mg 205、帕洛諾司瓊0.075 mg 206-208、福沙匹坦150 mg 209和口服阿瑞匹坦80 mg 115均比昂丹司瓊有效,而靜脈注射胃復安10 mg 210和右美托咪定211的效果則劣于昂丹司瓊。
多拉司瓊 多拉司瓊是一種高度特異性和選擇性5-HT3受體拮抗劑,可用于PONV的預防和治療(證據級別A2)。其對多巴胺受體的親和力較低。成人于麻醉結束前15 min靜脈注射12.5 mg多拉司瓊與靜脈注射4 mg昂丹司瓊效果相當127-129。由于多拉司瓊延長QT間期,美國已不再銷售該藥物212。與之前的指南相比,本版指南關于該藥物的內容無變化。
格拉司瓊 靜脈注射格拉司瓊 0.35~3 mg(5~20 μg/kg)的抗PONV效能與其他一代5-HT3受體拮抗劑和靜脈注射地塞米松8 mg135相同(證據級別A1)。 一項研究表明,靜脈注射格格拉司瓊0.3 mg的療效優于靜脈注射昂丹司瓊4 mg136。對于接受中耳手術的患者,使用格拉司瓊,術后24小時PONV發生率低于使用昂丹司瓊的患者136。對于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格拉司瓊在術后24 h內的抗PONV效果與帕洛諾司瓊相當,但術后24~48 h內療效較帕洛諾司瓊差213。與2014指南相比,本版指南關于格拉司瓊的內容無變化。
托烷司瓊 托烷司瓊是一種競爭性且選擇性的5-HT3受體拮抗劑,具有抗惡心和止吐特性,主要用于化療導致的惡心和嘔吐(CINV)。盡管未在美國獲得批準,但已在歐洲和亞洲上市。預防惡心的NNT為6.7,預防嘔吐的NNT為5(證據級別A1)157。該藥品說明書的推薦劑量為2 mg靜脈注射,然而臨床試驗中使用的劑量最高達10 mg 157。有研究發現,麻醉開始前靜脈注射托烷司瓊5 mg可有效預防乳腺和婦科手術的PONV 214。使用較大劑量的托烷司瓊似乎可使其作用時間更長215。對該藥物本版指南較前內容無變化。
雷莫司瓊 雷莫司瓊是第二代5-HT3受體拮抗劑,已在日本和東南亞被批準上市,用于治療惡心、嘔吐和男性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癥。用于成人預防和治療PONV的最有效劑量是0.3 mg 靜脈注射152。雷莫司瓊的副作用包括嗜睡、頭暈、肌肉疼痛、鎮靜、便秘和腹瀉。在預防PONV方面,使用雷莫司瓊0.3 mg比昂丹司瓊4 mg 216更有效(證據級別A1)。將其添加到含阿片類藥物的PCA鎮痛泵用于預防PONV時,雷莫司瓊0.3 mg比安慰劑、地塞米松10 mg或帕洛諾司瓊0.075 mg更有效217。對于PONV治療,使用雷莫司瓊0.3 mg與昂丹司瓊4 mg療效相當。
帕洛諾司瓊 作為第二代5-HT3受體拮抗劑,帕洛諾司瓊具有40 h的半衰期、變構結合性、正協同性、受體內化性和5-HT3 /神經激肽1(NK1)受體抑制作用219,220。關于預防PONV的薈萃分析146-148發現:帕洛諾司瓊0.075 mg比昂丹司瓊4 mg或8 mg、格拉司瓊1 mg、地塞米松5 mg或8 mg、多拉司瓊12.5 mg、托烷司瓊2 mg和雷莫司瓊0.3 mg更有效(證據級別A1)。帕洛諾司瓊的效能與口服阿瑞匹坦40 mg相當116。七氟醚/ N2O麻醉中使用帕洛諾司瓊抑制PONV的效果與使用TIVA(全憑靜脈麻醉)相當221,222。與單獨預防性靜脈注射帕洛諾司瓊0.075 mg相比,預防性靜脈注射聯合PCA泵內加入帕洛諾司瓊0.075 mg的患者更少發生PONV223。
NK1-受體拮抗劑 阿瑞匹坦 阿瑞匹坦是一種半衰期為40 h的NK1-受體拮抗劑,可以口服和腸道外(福沙匹坦)給藥(證據級別A1)3。所有劑量(40、80和125 mg)已被證明在降低術后嘔吐的發生率方面比降低惡心的發病率更有效。口服阿瑞匹坦40 mg具有與靜脈注射帕洛諾司瓊0.075 mg相同的PONV預防作用116。口服40和80 mg阿瑞匹坦比昂丹司瓊更有效115,224。靜脈注射福沙匹坦(阿瑞匹坦的前體藥)150 mg比昂丹司瓊更有效209,225-227。有薈萃分析對阿瑞匹坦與其他各種止吐藥和安慰劑進行比較,結果發現阿瑞匹坦降低術后1d(POD 1)和術后2d(POD 2)的嘔吐發生率,然而由于結果存在明顯異質性,證據質量有限117。此外,Weibel等學者102通過Cochrane網絡薈萃分析現有數據表明,結果發現單獨使用NK1-受體拮抗劑與其他聯合療法的療效相當。
當非常不希望發生術后嘔吐時,如胃部和神經外科手術后,NK1-受體拮抗劑可作為有效的預防性止吐藥。NK1-受體拮抗劑對阿片類藥物需求的影響尚需進深入研究。
卡索匹坦 相比惡心,卡索匹坦可更有效地減少術后嘔吐(POV)(證據級別A1)119-121。與昂丹司瓊相比,使用NK1-受體拮抗劑可推遲首次嘔吐發作的時間。卡索匹坦尚未被批準用于PONV。
羅拉匹坦 羅拉匹坦是一種長效的NK1-受體拮抗劑,由于其半衰期為180 h,因此在PDNV治療中可能有效。盡管口服羅拉匹坦70和200 mg與靜脈注射昂丹司瓊4 mg 并無區別,但仍有個別研究的患者在72 h和120 h發生嘔吐(證據級別A3)153。羅拉匹坦尚未獲準用于PONV。 維替匹坦 昂丹司瓊預防性用藥后仍可能出現PONV爆發,有研究比較了這種情況下6種劑量(4–36 mg)維替普坦或昂丹司瓊4 mg的治療效果:盡管維替普坦和昂丹司瓊之間的總體療效難分高下,但維替普坦的嘔吐發生率較低,提示維替普坦可能對PONV有效,與其他NK1-受體拮抗劑相似(證據級別A3)228。
皮質類固醇 地塞米松 圍術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可減少PONV的發生,該方法在臨床也已使用多年。目前,地塞米松的推薦劑量為4~10 mg。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評估使用地塞米松8 mg(0.01 mg / kg)或更高劑量,也獲得了積極結果(證據級別A1)229-231。總體而言,地塞米松劑量超過8 mg的研究數據有限。一項對使用地塞米松預防PONV的薈萃分析發現,地塞米松4-5 mg與8-10 mg的止吐效果并無差異122。此外,就給藥時機而言,研究數據支持早期使用地塞米松預防PONV(即在手術開始時),而不是在手術結束時才應用232。與5-HT3受體拮抗劑(通常是昂丹西酮)相比,預防性使用地塞米松后PONV的發生率相當122;但帕洛諾司瓊例外,使用75 μg時,在0-24 h內總的PONV預防效果優于地塞米松8mg 233,234。
此外,與5-HT3受體拮抗劑相比,地塞米松還有另外一個優點:可減少圍術期鎮痛藥需要量235,236,包括椎管內麻醉237。有薈萃分析表明,用于PONV的地塞米松可減少阿片類藥物用量,但并不具有劑量依賴性,然而證據尚有爭議238。地塞米松還可改善呼吸參數239、減輕疲勞、提高康復質量240并降低住院時間241。
眾多研究關注了地塞米松用藥的安全問題。地塞米松(尤其是單次使用)似乎幾乎沒有副作用。一項包含37項研究的Cochrane分析認為,地塞米松似乎并未增加術后感染的風險,但可信區間較寬。此外,納入的研究排除了有傷口愈合延遲風險的患者,因此很難將結果推及更大人群中242。也有研究表明,地塞米松降低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感染并發癥的發生率243。另外對56個臨床研究的分析表明:皮質醇(主要是地塞米松)并位增加傷口感染率、吻合口漏、傷口延遲愈合、出血或臨床嚴重的高糖血癥244。地塞米松似乎僅能使患者血糖輕度升高245。即使存在糖尿病,幾乎沒有證據支持地塞米松4 mg可使血糖水平明顯升高,而更高劑量則可導致血糖小幅升高242,244,246,247。高于常用PONV劑量的地塞米松似乎可導致血糖顯著升高248。也有學者提出使用地塞米松可能增加出血風險249,但基于目前有限數量的研究,地塞米松似乎并未顯著增加術后出血的風險,即使對于扁桃體切除術患者也是如此250。最后,對于類固醇與癌癥復發的可能性,近期至少有2篇研究,觀察對象均為女性患者,結果發現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表明地塞米松4-10 mg會增加相關風險251,252。
有證據表明,多劑量地塞米松預防PONV的效果比術中單次劑量更好253,254。對于長時間手術,可能需要在麻醉中多次用藥。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多次劑量是否增加皮質類固醇相關并發癥(如感染,出血和高血糖)的風險。
其他皮質類固醇 就減少PONV和止痛效果而言,其他皮質類固醇似乎具有與地塞米松相似的療效255。最近的薈萃分析顯示,膝關節置換術圍術期使用類固醇可顯著減輕術后疼痛256。低劑量(40 mg)和高劑量(125 mg)的甲基強的松龍均可有效減少PONV 255,257。對髖關節和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的薈萃分析指出,甲基強的松龍40~125 mg可減輕疼痛和PONV(證據級別A1)141。并非所有類固醇在預防PONV方面均具有相同效果,研究發現,與安慰劑相比,擇期乳腺癌手術中使用倍他米松8 mg降低PONV的作用甚微258。
抗多巴胺藥物 氨磺必利 氨磺必利是多巴胺D2和 D3-受體拮抗劑,屬于口服抗精神病藥(劑量為50-1200 mg / d)259。最近靜脈注射劑用于PONV的治療已獲批。與安慰劑相比,5 mg氨磺必利可完全反應并減輕惡心程度(證據級別A2)113,114,而1mg和20mg劑量則無效(證據級別A3)113。用于治療已經發生的PONV時,氨磺必利5和10 mg對未曾接受預防用藥的患者比安慰劑更有效(證據級別A3)188;但對已接受過非抗多巴胺能PONV預防性藥物的患者,氨磺必利10 mg(而非5 mg)對已發生的PONV更有效(證據級別A3)260。使用氨磺必利可導致催乳素水平輕度升高,其臨床意義尚不清楚。研究表明,止吐劑量的氨磺必利不會導致鎮靜、錐體外系副作用或QTc延長113,114,188,260-262。
氟哌利多 氟哌利多有效預防PONV的劑量為0.625~1.25 mg(證據級別A1)130,132。建議在手術結束時給藥,以優化術后止吐效果(證據級別A1)132。氟哌利多曾經是預防PONV的一線藥物,但繼2001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出氟哌利多使用劑量>25 mg時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限制用藥黑匣子警告后,其在許多國家的使用大大減少263。然而,有研究表明,止吐劑量的氟哌利多可安全使用,僅導致QTc短暫延長(與昂丹司瓊相當),而與跨室壁復極離散度無關264,265。昂丹司瓊和氟哌利多聯合使用所引起的QT間期延長與單獨使用每種藥物所引起的QT間期延長并無差異266。有研究納入20122例患者接受氟哌利多0.625 mg預防PONV,并未發現其增加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的風險267。最近有研究發現,使用昂丹司瓊4 mg(0.8%)、氟哌利多0.625 mg(1.2%)和氟哌利多1.25 mg(3.4%)導致靜坐不能風險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68。薈萃分析證實,低劑量氟哌利多(<1 mg)對PONV有效269,考慮到不良反應可能與劑量有關,專家組給出的建議劑量為0.625 mg。
氟哌啶醇 氟哌啶醇作為止吐藥使用并未獲得FDA批準,但在FDA給予氟哌利多警告后,對氟哌啶醇用于PONV治療的關注度增加270。低劑量的氟哌啶醇(0.5~2 mg)可有效預防PONV,其效能和副作用(包括QT間期延長)與5-HT3相比并無差異(證據級別A1)140,271。麻醉誘導后給予氟哌啶醇1 mg的療效和副作用與給予氟哌利多0.625 mg相當,且兩組患者均未發生錐體外系反應272。麻醉誘導或手術結束時給予氟哌啶醇2 mg不影響24 h內PONV發生風險273。用于治療PACU中已發生的PONV時,氟哌啶醇1 mg對給藥后4和24小時無PONV患者比例的影響與昂丹司瓊4 mg不分高下,但鎮靜作用增加202。
甲氧氯普胺 10 mg甲氧氯普胺的止吐功效尚不確定,較早的一項薈萃分析認為該劑量不會產生臨床止吐作用274;然而該薈萃分析包括Fujii等人的研究,Fujii的研究后來被發現造假275。之后的一項薈萃分析142剔除了上述偽造的研究后認為,10 mg甲氧氯普胺可能有效預防PONV,NNT為8-10(證據級別A1)。然而,基于有限的研究認為,當與其他止吐藥聯合使用時,甲氧氯普胺對PONV無效。一項納入3140例患者的大型研究,患者接受地塞米松8 mg用于PONV預防,隨機分為聯合安慰劑組或不同劑量甲氧氯普胺組(10、25和50 mg),結果發現僅25和50 mg甲氧氯普胺聯合地塞米松8 mg可顯著降低PONV(NNT分別為 16.9和11.6)34;雖然錐體外系癥狀少見,但25mg和50 mg組(0.8%)顯著高于10 mg甲氧氯普胺組(0.4%)。醫療機構缺乏其他抗多巴胺藥物時,可使用甲氧氯普胺,但治療PONV的效果欠佳。
奮乃靜 奮乃靜是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藥物和多巴胺受體拮抗劑。有限的數據表明,奮乃靜對預防PONV有效,且不增加嗜睡或鎮靜,推薦劑量為5 mg靜脈注射(證據級別A1)149。
抗組胺藥 一項薈萃分析對茶苯海明與安慰劑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茶苯海明可有效預防PONV,術后早期和晚期的NNT分別為8和5(證據A1),但其用于治療PONV時的最佳劑量、給藥時機和副作用尚不清楚124。
最近一項研究觀察了門診婦科腹腔鏡手術后使用苯海拉明(25和50 mg)對患者恢復質量的影響。結果發現,與安慰劑相比,僅50 mg苯海拉明降低PONV風險,但苯海拉明組與安慰劑組的恢復質量無差異(證據級別A3)276。
異丙嗪用于預防PONV的研究有限。麻醉誘導時單用異丙嗪25 mg或聯合使用異丙嗪12.5 mg、昂丹司瓊2 mg可有效降低中耳手術后24 h的PONV150。手術結束時給予異丙嗪6.25 mg和格拉司瓊 0.1 mg,之后每12 h口服異丙嗪12.5 mg和格拉司瓊1 mg,持續3天,這樣的用藥方式比單獨使用異丙嗪更能有效降低PONV和PDNV的風險(證據級別A2)151。異丙嗪對已發生的PONV也有效,6.25 mg與高劑量效果相當,且降低鎮靜程度(證據級別A2)277,278。2006年,美國醫療安全協會(ISMP)發布了靜脈注射異丙嗪的安全警告,隨后FDA于2009年發布了黑匣子警告——異丙嗪靜脈注射時可能從靜脈中滲出,對周圍組織造成嚴重損害。此外,動脈內或皮下注射異丙嗪可能導致嚴重的組織損傷,包括壞疽。由于這些風險,FDA強調深部肌肉內給藥是異丙嗪首選的給藥方式。該警告還指出,如果選擇靜脈輸注,應確保靜脈輸液通路正常,輸注濃度不應超過25 mg / mL,速率不應超過25 mg /min 279,280。
抗膽堿藥 東莨菪堿透皮貼劑可有效預防PACU中的PONV,并在術后24 h內有效,其NNT =6。起效時間為2~4 h,可在術前或手術前一日晚間用藥。該藥不良反應輕微,最常見視覺障礙、口干和頭暈(證據級別A1)154,155。
其他止吐藥 加巴噴丁和普瑞巴林 手術前1~2 h口服加巴噴丁600-800 mg可減少PONV(證據級別A1)281-283。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加巴噴丁可減輕疼痛、嗎啡總消耗量和PONV(25.2% vs 47.6%)。隨著加巴噴丁劑量增加,惡心和嘔吐減少282,284。腹部手術患者術前使用加巴噴丁可降低PONV285。γ-氨基丁酸(GABA)類藥物的副作用包括鎮靜、視力障礙、頭暈和頭痛。加巴噴丁可導致腹腔鏡手術患者呼吸抑制282。FDA于2019年發布了藥物安全通訊警告:當加巴噴丁與中樞神經系統(CNS)抑制劑(如阿片類藥物)聯合使用時,存在呼吸抑制的風險;采取多模式鎮痛時,應減少術中阿片類藥物的使用,并提高警惕,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286。
咪達唑侖 薈萃分析顯示,與對照組相比,麻醉誘導時給予咪達唑侖后PON、POV和PONV均減少(證據級別A1)287。與昂丹司瓊相比,手術結束前30 min給予咪達唑侖對PONV的影響無顯著差異,但由于可能產生鎮靜相關的不良事件,因此并不建議這樣使用。與單一藥物治療相比,咪達唑侖與其他止吐藥合用效果更好。較低劑量和較高劑量的咪達唑侖對PONV的預防效果無差異288。術后結束時使用咪達唑侖可明顯降低PONV的發生289。手術結束前30 min給予咪達唑侖2 mg與昂丹司瓊4 mg對減少PONV的效果相當290。有限的研究數據表明,咪達唑侖可用于已發生的PONV治療,效果與昂當司瓊相當291。
麻黃堿 手術接近結束時肌注麻黃堿0.5 mg / kg可顯著減少術后3 h的PONV。麻黃堿的止吐效果和需要其他藥物補救的情況與肌注氟哌利多0.04 mg / kg相當。門診手術恢復期間的鎮靜作用明顯低于安慰劑組,平均動脈血壓(BP)和心率(HR)的變化與安慰劑組相比無明顯差異。存在冠脈缺血風險的患者需慎用麻黃堿(證據級別A2)292,293。
非藥物預防 心包經穴位(PC6)針灸刺激 一項Cochrane更新回顧了包括59項納入7667名受試者的研究發現,與空白治療組相比,PC6刺激可顯著降低惡心、嘔吐和需要使用止吐藥補救治療的風險(證據級別A1)294。該研究還將PC6穴位刺激與6種不同類型的止吐藥(甲氧氯普胺、環丙嗪、氯丙嗪、氟哌利多、昂丹司瓊和地塞米松)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對于惡心、嘔吐或需要使用止吐藥補救治療,PC6刺激和上述藥物預防之間并無差異。隊列順序分析表明,與止吐藥相比,對該療法進一步行空白對照試驗或RCT研究也不會改變結論。另一方面,與單獨使用止吐藥相比,PC6刺激和止吐藥聯合應用的效果目前證據質量較差,尚無定論;聯合治療在減少嘔吐和需要使用止吐藥補救治療方面更有效,但對惡心則沒有效果(證據級別A1)294。無論麻醉誘導前還是之后,穴位刺激均能有效減少PONV 295。術中在正中神經上給予刺激以監測神經肌肉功能,也可有效減少早期PONV的發生,特別是使用強直刺激時296,297。
除PC6外,其他穴位的刺激也可預防PONV。2014年一項RCT研究發現,與單獨PC6刺激相比,刺激PC6和L14穴位可使PONV的發生率顯著降低(69.6% vs 85.7%;P <0.05)298。另一項RCT研究發現,ST36穴位進行雙側針灸可降低PONV風險299。
補液 充足的補液治療是降低PONV風險的有效措施,可通過盡可能縮短圍術期禁食時間或通過靜脈補液維持血容量來實現。最近一項Cochrane綜述顯示,輸注晶體液(10~30 mL / kg)可降低早期和晚期PONV的風險以及需要使用止吐藥進行補救治療的幾率(證據級別A1)73。輸注等量晶體液或膠體液對PONV和需要使用止吐藥進行補救治療的幾率無顯著差異,但一項系統性綜述認為,持續時間大于3 h的手術中,膠體能更有效降低PONV風險,而對于時間小于3 h的手術,膠體則無效(證據級別A1)74。術中或術后輸注葡萄糖不能降低PONV風險(證據級別A1)300。
碳水化合物 許多ERPs中均包含術前飲用碳水化合物飲料。研究碳水化合物飲料對PONV的影響,結果并不一致,但總體而言,有證據表明碳水化合物飲料對PONV的發生率無影響(證據級別A1)301。
香薰療法 最近一項Cochrane綜述評估了香薰療法在PONV治療中的應用:總體而言,香薰療法并未降低惡心發生率或嚴重程度,但減少了需要使用止吐藥進行補救治療的幾率,但證據級別較低。針對不同類型的香薰療法,該研究發現薄荷香薰療法在5 min內減輕惡心程度并不比安慰劑更有效;但異丙醇香薰療法可在更短時間內將惡心程度減輕50%,且減少了需要使用止吐藥進行補救治療的幾率,但患者滿意度并無差異。另外,吸入異丙醇蒸氣并不能減少需要使用止吐藥進行補救治療的幾率(證據級別A1)302。
生姜 薈萃分析觀察生姜對PONV的預防作用,結果表明PONV發生率并未降低,但惡心評分有輕度降低。根據劑量進行亞組分析,與較低劑量相比,較高劑量(1000 mg)生姜有改善預后的趨勢,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因此需要更多的數據支持(證據級別A1)303。
氧療 薈萃分析表明,高濃度吸氧不能降低PONV整體發生率,但對晚期惡心有較弱作用。接受吸入麻醉但未給予預防性止吐藥的患者中,較高的吸入氧濃度可減少晚期惡心和嘔吐的發生,但效果較輕(證據級別A1)304。
咀嚼口香糖 咀嚼口香糖或可用于PONV治療。一項小型前期研究表明,對于全麻下接受腹腔鏡或乳房手術的女性患者,咀嚼口香糖治療PONV的效果不遜于昂丹司瓊(證據級別A3)305。
其他 研究發現,暗示(證據級別A1)306、治療性撫觸(證據A3)307和音樂(證據級別A3)308并非預防PONV的有效手段。應用檄樹(Morinda citrifolia Linn,諾麗果)600 mg可有效減少早期惡心的發生(證據級別A3)309。注射低劑量納洛酮可減少術后惡心的發生,并降低需要使用止吐藥進行補救治療的幾率(證據級別A1)310。
聯合治療 專家組回顧了上一版共識指南中關于成人聯合PONV治療的相關研究,決定本版指南中與之相關的內容保持不變。專家組發現對現有指南的支持證據,并繼續推薦有較高PONV風險的患者使用聯合止吐治療。推薦聯合使用2種或2種以上止吐藥預防PONV的研究證據支持力度較大,且多數研究均顯示聯合用藥優于單一用藥(證據級別A1)158-163,165,166,168-170,172,174,176,177,180-187,189,190,195,261,311-320。目前的臨床麻醉中,聯合用藥預防成人PONV的方法已根深蒂固。
新的止吐藥聯合應用方案已有報道,包括帕洛諾司瓊0.075mg和地塞米松4或8 mg159,234,321-324。最近幾項臨床研究結果并不一致:Bala等160和Cho等學者161發現,與單獨使用帕洛諾司瓊相比,帕洛諾司瓊與地塞米松8 mg聯用可完全緩解或顯著降低PONV的發生率;而其他研究發現聯合用藥與單獨使用帕洛諾司瓊無顯著差異178,234,321,322,325。然而另有研究160-164顯示,帕洛諾司瓊與其他止吐藥聯合使用對PONV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帕洛諾司瓊聯合地塞米松比昂丹司瓊聯合地塞米松更能減少PONV發生(證據級別A3)326,帕洛諾司瓊聯合阿瑞哌坦比雷莫司瓊聯合阿雷匹坦更能有效減少PONV發生(證據級別A3)173。盡管單獨使用帕洛諾司瓊或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的證據不盡相同,但帕洛諾司瓊與其他藥物聯合用于PONV的預防性治療還需進一步研究。
5-HT3受體拮抗劑通常單獨使用或與地塞米松4或8 mg聯合使用,構成了圍術期止吐預防的基礎(證據級別A1)。 2016年一項包含17項RCT研究的薈萃分析共納入1402名患者,對5-HT3受體拮抗劑聯合地塞米松的用藥方案進行評估,結果顯示:與僅使用5-HT3受體拮抗劑相比,聯合治療可顯著降低PONV的風險并降低需要使用止吐藥進行補救治療的幾率。針對不同5-HT3受體拮抗劑的亞組分析顯示,與單獨使用5-HT3受體拮抗劑相比,地塞米松聯合昂丹司瓊和帕洛諾司瓊可顯著降低24 h的PONV。該研究作者還指出,關于雷莫司瓊和格拉司瓊研究數據不足159。 對格拉司瓊和托烷司瓊聯合用藥的研究目前較少(證據級別A2),且沒有多拉司瓊聯合用藥的相關研究167-169,177,可能與部分國家因多拉司瓊可導致心律失常而將其相關產品下市有關。2017年有研究納入1350名大小腸病患者,結果發現單次劑量地塞米松8 mg與常規止吐藥(最常為昂丹司瓊)聯合使用可顯著降低24h的PONV發生率,并將需要使用止吐藥進行補救治療的時間延長至72 h,且不增加不良事件327。
之前指南指出,預防神經外科患者嘔吐,阿瑞匹坦40 mg與地塞米松聯用優于昂丹司瓊和地塞米松聯用3。兩項研究發現,阿瑞匹坦聯合昂丹司瓊比單獨使用昂丹司瓊更有效(證據級別A2)170,171。口服阿瑞匹坦40 mg與地塞米松聯合比昂丹司瓊與地塞米松更有效328。最近有研究對單獨使用阿瑞匹坦與聯合使用東莨菪堿貼劑進行比較,兩組間整體效應無差異329。當前許多研究使用了更高劑量的阿瑞匹坦(80 vs 40 mg),這在2014年指南中并不常見172,174,175,318。
抗組胺藥具有止吐作用,但可能產生鎮靜作用,因此與其他組合療法相比,使用頻率較低。倍他司汀是一種強效H3-受體拮抗劑,有2項研究將倍他司汀聯合昂丹司瓊與單用昂丹司瓊對PONV的預防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均發現預防性聯合用藥可顯著降低PONV181,182。Kizilcik等194比較了地塞米松8 mg聯合茶苯海明1 mg / kg與地塞米松8 mg聯合昂丹司瓊4 mg的效果,結果發現前者更有效。
我們對最新文獻進行回顧分析,氟哌利多的聯合用藥研究數量有限176,177,330。Matsota等176發現,氟哌利多聯合昂丹司瓊比單獨使用更有效。
多項研究顯示,咪達唑侖與止吐藥聯合使用可進一步減少PONV167,184,189,190,190,315,319,331。Grant學者通過薈萃分析研究咪達唑侖對PONV的影響,并對聯合咪達唑侖的用藥進行亞組分析,結果發現聯合用藥比單獨用藥療效更好(證據級別A1);作者認為,亞催眠劑量(<0.05 mg / kg)的咪達唑侖可以預防PONV,而不產生與高劑量相關的常見副作用288。盡管如此,使用咪達唑侖治療PONV時仍需謹慎。
一項納入1147名患者的臨床研究發現,氨磺必利與昂丹司瓊或地塞米松聯合應用比單獨使用昂丹司瓊或地塞米松可更有效減少PONV,同時降低需要使用止吐藥進行補救治療的幾率(證據級別A3)261。
針對兩種以上藥物的聯合療法研究正在興起。有研究采取三種藥物聯合治療的方案,TIVA聯合椎管內麻醉下行擇期腹腔鏡手術患者中,阿瑞匹坦80 mg +地塞米松4~8 mg +昂丹司瓊4 mg的三聯藥物方案優于地塞米松聯合昂丹司瓊175。氟哌啶醇2 mg +地塞米松8 mg +昂丹司瓊8 mg減少PONV和需要止吐藥補救治療的可能,但對于所有臨床研究終點,上述組合并不優于兩種藥物組合180。有研究將地塞米松8 mg +昂丹司瓊4 mg +氟哌利多0.625 mg與安慰劑進行比較,發現可減少0~6 h的PONV332。尚需要更多研究評價使用3種或更多藥物對PONV的預防效果。此外,多種藥物聯合使用副作用可能增加,需嚴密觀察。
盡管最近的證據繼續支持使用兩種或更多種止吐藥,但尚無足夠證據指導臨床醫師選擇最有效的個體化止吐藥。與其他聯合治療相比,這種個體化的止吐藥可產生最佳的治療效果,而無需使用其他不同種類的藥物 333。專家組仍然建議從不同藥理學機制考慮選擇藥物,覆蓋不同受體,優化止吐效果。惡心和嘔吐可能通過多種中樞和外周機制引發,目前既未研究清楚PONV的確切機制,也不清楚患者接受手術和麻醉時哪個(些)受體被觸發。此外,尚不清楚止吐藥聯合應用效果最佳時的最低有效劑量。最新綜述中的研究使用了多種確定止吐藥劑量的方法,例如基于每千克體重的劑量,也有使用單一標準劑量。部分研究使用比FDA批準劑量更高的劑量,如地塞米松(8 mg vs 4 mg)、阿瑞匹坦(80 mg vs 40 mg、昂丹司瓊(8mg vs 4mg)、氟哌利多(1.25mg vs 0.625mg)及托烷司瓊(10mg vs 5mg)158,160-162,169,172,174,176,180,182,261,311-313,316-319。
幾項研究將非藥物干預作為聯合療法的一部分。Chen等299對腹腔鏡手術患者進行研究,分別使用安慰劑、靜脈注射昂丹司瓊和雙側ST36針刺中的1種或2種干預。另一項研究比較了⑴靜脈注射地塞米松4 mg,⑵ 針刺PC6穴位,⑶ 地塞米松聯合針灸,結果發現聯合組患者PONV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單用任何一種干預措施191。White等192比較了對PC6使用一次性指壓裝置和陰性對照組,聯合地塞米松4 mg和昂丹司瓊4 mg,發現聯合PC6穴位刺激顯著降低術后72 h的PONV風險(12%vs 30%;P = 0.03)。最近兩項有關穴位刺激預防PONV的薈萃分析均指出,由于研究的局限性和異質性,使用穴位刺激作為聯合治療的相關證據質量較低294,334。
成本效益 隨著醫保費用的上升,制定合適的PONV預防性用藥方案時應考慮成本效益比。恰當的藥物經濟學分析在考慮藥品價格和患者治療費用的基礎上,評價一種藥物或藥物組合與另一種的價值191,335。許多研究評估不同PONV預防策略的成本效益比191,335-338,然而多數研究具有研究方法不定、樣本量不足和歷史價格較高(因為進行研究時,相關藥物未普遍上市)等局限性339,340。進行成本效益比分析的另一個原因是,對每種止吐藥而言,絕對風險降低(ARR)和NNT取決于相對風險降低(RRR),代表止吐藥效能;也取決于控制事件發生率(CER),即PONV的發生率。因此,PONV的基礎發生率越高,相應止吐干預措施的NNT就越低;這支持使用風險分層系統來優化PONV預防的成本效益25,341。
根據之前的指南,應該從衛生保健部門和社會角度進行成本效益分析342-345。支付意愿是成本效益分析中對患者方面的可靠衡量346。Macario等346和 Gan等347學者研究發現,患者愿意為預防PONV支付約30美元,而學者Diez348發現父母愿意為孩子預防PONV花費約80美元。另一方面,Dzwonczyk等學者336發現,對于每劑止吐藥,醫院費用和藥品費用分別為$ 0.304和$ 3.66。因此,使用3種止吐藥患者需要支付的平均費用<11美元。作者認為,站在醫療保健部門的角度,隨著PONV預防治療的增加,醫院純利潤呈線性增長336。
調整麻醉方案是一種經濟有效的策略349。Elliott等350研究表明,與誘導/維持使用丙泊酚/七氟烷或七氟烷/七氟烷相比,使用丙泊酚誘導和異氟烷維持全麻可最大程度降低PONV防治成本。但鑒于七氟醚的普遍性和易獲得性,當今的成本分析可能會有不同結果。盡量減少使用阿片類藥物是降低PONV基礎風險經濟有效的方法。Marrett等351發現,門診口服速釋阿片類藥物的患者,其住院、急診和門診就診風險增加,且由于惡心和嘔吐而導致的醫療花費也較高351。
嘔吐風險較高的手術與PACU停留時間延長和費用增加相關337。據估計,每次嘔吐發作會使PACU停留時間延遲約20 min352。雖然從患者角度來看這種影響非常明顯,但從醫療成本的角度來看尚不明確。一項對門診手術患者的回顧性研究中,Dexter和Tinker353認為,如果患者不出現PONV, PACU停留時間僅會減少<5%。Parra-Sanchez等338對門診手術患者進行PONV時間-活動的經濟分析,作者從手術開始到術后第三天早晨,對100名門診手術患者進行前瞻性追蹤后發現,門診手術后經歷PONV的患者中,60%出院后出現癥狀。平均而言,PONV患者在PACU中的停留時間要長1 h,需要更多的護理時間,同時總費用更高。PONV與校正后總成本增加74美元。減肥手術患者,PONV是非計劃再次入院的最常見原因之一354。PONV對患者非計劃入院率、就診率或恢復正常活動時間的影響無法有效估計338,339。 PONV與術后生活質量顯著降低有關338,而有研究證實,PONV高危患者對預防的滿意度更高355。
盡管有大量證據表明多模式預防在臨床上有效,但成本效益的證據有限。PONV管理需要更多的成本效益分析。 |